僰人,这个古老而神秘、被认为已经消失了的民族,而今又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被发现。他们不仅保留着古老的语言和服饰,而且沿袭着古老而神奇的习俗——
别有风味的僰人烤全羊
祭祖时洗“灵魂片”
发展、保护的举措让僰人老人看到了新的希望
丘北的僰人
僰人是否是已经消失了的民族?其渊源何在?一直众说纷纭。
据史料记载:僰人是夏朝的遗民,商朝的战俘,属游牧民族。周武王伐纣时,征西南八夷参战,其中就有僰人,他们曾立下赫赫战功,在四川宜宾建僰侯国,从此,这个民族进入最强盛时期。汉张骞出使西域,在阿富汗、印度见到僰人对外销售的商品,这才知晓有一条南方丝绸之路通往东南亚,它比汉武帝开通的北方丝绸之路至少早两个世纪。汉武帝得知后,随即派人开发西南夷,于是僰人向周边地区拓展,由此形成三大流域支系,即以四川珙县为中心的南广河流域支系,以云南横江流域为中心的横江支系,以贵州南盘江流域为中心的南盘江支系。此时的僰人已成为一个非常发达的农耕民族,民族文化十分丰富。
据考证,僰人栖身于荒野荆棘之中,有“披荆斩棘”之誉,因其秉性刚直、暴烈强悍,为历代王朝所不容,曾多次被征讨,仅明王朝与僰人在10余年间就曾发生了11次战争。其时,宰相张居正奉皇帝之命派四川巡府曾省吾对僰人进行了大规模的为期一年的征服,总兵刘显率14万大军欲将僰人杀绝。据四川《兴文县志》载:“前军引火炬烧城屯千余,炎焰漫天……赴火坠崖谷者数万……都掌(明时,四川境内的僰人称“都掌族”)蛮王至是尽灭”。自此,僰人既失去了记载,也失去了踪迹。
有人说,僰人被杀绝了。也有人说:僰人被迫泯灭在其他民族中,被其他族同化。还有人说,僰人逃往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但这都只是传说、推测而已,并无明确的史料记载。
如今,僰人留给人们追溯的,只有那些坚硬石壁上难以计数的岩画和悬崖绝壁上让人叹为观止的悬棺。一个曾经雄踞西南的强大民族在历经了2500余年的沧桑,在距今400余年时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僰人给史学界留下了千古之谜。
然而,丘北县有僰人。只是由于历史上的误会,人们至今仍把丘北僰人习惯性地归属彝族支系。当地僰人说:“我们的祖先,是为了躲避战乱才从‘江外’渡江逃到这里的,为了纪念祖先渡江逃难的历史,我们僰人的婴儿出生,都要放到冷水里让他‘过一次江’。”这或多或少透出了古僰人的遗迹。自1997年至今的数年间,我们先后深入丘北县双龙营镇的野猪塘村、白石崖村、舍得乡的白泥塘村等10多个僰人村,了解到僰人的基本情况和神奇的习俗。
丘北县境内的僰人自称“锅泼”、“僰族”,其他民族称他们“海巴族”、“伯族”。1956年划分民族时,将他们归入彝族白彝支系。目前,丘北境内共有僰人1557户6894人,分布在双龙营、舍得、官寨、曰者、腻脚、树皮6个乡(镇)20个村民委员会的44个自然村,其中纯僰人村寨19个。多数僰人聚居在偏僻边远的石山区和半山区,少数僰人与其他民族杂居。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僰人受其他民族同化的程度较小,至今仍保留着很多完整、古老的习俗和民族文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